安信10平台-安信10娱乐-太之极信息安信10注册
安信10平台-安信10娱乐-太之极信息安信10注册报道,目前我最为关注的三个方面。
目前中国城市化进程已经逐渐快到尾声了,劳动力总量在2012年开始就在萎缩了,而且2022年很可能人口开始下降,人口结构在快速老龄化,经济高增长时代已经过去了,以后的任务并不是回到7%,8%的快增长时代,不可能了,而是如何维持住中速的增长不要太快往下掉。我觉得有三个空间:
1:高科技等各行各业的国产化
这个大家都很熟悉了,中国产业升级的空间是非常广阔的,
我一直说半导体和汽车就是国运,目前大家关注最多的也是这两个行业,是因为这两个行业的市场空间非常大,同时我国本土公司占全球的比例又不高,因此有巨大的上升空间。
其他类似的行业还有航空航天,医疗器械和制药,高端仪器仪表等等。
需要说明的是,这些高科技行业的国产化,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会有大量各种因素的干扰,例如全球产业的周期规律,例如来自美国的不断加码的制裁,这些因素都是我们的风险所在,但同时也是我们的机会所在。
以电子行业为例子,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的出口一直可以说是风向标,
9月份中国大陆出口3227.6亿美元,同比增长5.7%,增速较8月下行1.4个百分点;而9月台湾地区出口375.3亿美元,为今年单月出口的次低,同比减少5.3%,其中9月台湾对大陆与香港出口跌幅扩大为13.3%。
尽管全球需求下滑 ,但是中国大陆的出口增速仍然比台湾地区高出了10个点以上,背后的原因主要还是因为电子产品全球需求在大幅下降,9月份出口按照数量计算,中国大陆平板电脑出口下降了11.6%,笔记本电脑出口下降了33.2%,液晶显示器出口下降了16.3%,手机的出口量下降了5.8%,而由于不少零部件和芯片是从台湾地区进口的,自然从台湾地区的进口也出现了下降。
当然与台湾地区电子类产品出口占极高比例相比,中国大陆的出口更加多元化,尤其是以汽车,光伏产品和锂电池等产品出口增长较快,拉高了出口增速,另外手机虽然出口数量下降,但是按照出口金额算也出现了增长,因而出口增速表现比台湾要好,但是我们也可以清晰的看出来,全球因为疫情产生的对电子产品的爆发性增长需求出现了明显的下降了,这一波持续了两年多的疫情需求在退坡了,进入了低谷周期。
台湾在这一波的电子产品大爆发里面,人均GDP从2019年的2.6万美元一下子冲到了2021年的3.3万美元,显然这么高速度的增长是不可持续的,而这也从另外一个角度说明,目前我们的确还有不少电子产业上游的产品还需要依赖进口,尤其是半导体产品。
另外产业升级获取更多利润,并不是说只有以上半导体,电动汽车之类新兴的,高科技的行业,实际上各行各业我国都有升级的空间。
就拿太阳镜来说吧,这是个典型的传统行业,我国目前一年出口太阳镜数量高达七八亿副,但是出口均价总体只有大约2美元一副,因此每年生产并且这么多太阳镜,但我国获得出口金额也只有大约十五亿美元左右,赚的是辛苦钱。
但在大量出口太阳镜的同时,我国却也在进口太阳镜,数量并不多,一年大约七八百万副的水平,但是进口的均价却能达到三四十美元一副,因此每年进口金额也有大约三亿美元,第一大进口来源国是意大利,想来是其高端品牌带来的溢价。
这样的传统行业升级还有非常多,比如超市和商店里面的各种零食,我们现在就还没有本土的国际大牌,而全球前十的糖果零食制造商,几乎都被欧美日品牌霸占,包括阿尔卑斯,奥利奥,德芙,士力架,箭牌口香糖,费列罗,乐事薯片,养乐多(名字像中国的,其实是日本的),真知棒棒棒糖,好丽友(韩国的),怡口莲, 哈根达斯冰淇淋,雀巢的巧克力棒和速溶咖啡....
再比如中国的酒店品牌就很少走出国门的,我们就算个人想在国外选择住中国品牌的连锁酒店,在国外是基本看不到来自中国本土的酒店品牌在经营,更不要说高端品牌酒店了,这可是非常大的市场。
还有餐饮品牌,美国的星巴克,肯德基,麦当劳,汉堡王之类的是开到全世界的,米其林餐厅认证是世界知名的,但是中国也没有这样的全球性餐饮品牌,海外的中餐馆目前还没有打出全球品牌的,还处于各自为战的阶段,海底捞,鼎泰丰等已经算是其中不错的了,但是也更多是局限于华人的圈子。
再比如儿童用品,从奶粉,纸尿裤到儿童读的绘本,乃至于儿童安全座椅......我家小孩小时候使用的各种儿童绘本,目前就大量的来自西方和日本,里面的场景,人名,以及故事都和我国有所不同,在不经意间也会传递一些国外的文化,虽然我带着孩子看《西游记》之类,但总觉得我们还应该创造更多新的优秀故事,不能21世纪了还在吃祖先老本。
近年来也有一些优秀的国产故事绘本在出现,这个还需要继续下去。而反过来我国的国产儿童绘本,却很少出现在西方国家和日本儿童的睡前讲故事场景中,我们说讲好中国故事,其实在少年儿童这个部分就已经落后了。
因此我国的产业升级空间是足够大的,继续保持经济增长,把产业水平提上去,是足够十四亿中国人过上不错的生活的。
2:十亿人口的新三线建设--从补齐基础设施到中高端产业
我国生活在一线城市和强二线城市的人口不过一两亿人,超过10亿人口是生活在这些地区之外的,如果中高端产业就高度集中在这些地方,显然对实现共同富裕是不利的,因此就跟当年在沿海建立特区吸引外资一样,应该通过国家政策鼓励企业和产业向内地迁移,实现新兴产业在全国均衡的分布,因为同样一个月入1万的工作岗位,在北上广深和在一个二三四线城市,生活水平是完全不同的,能够极大的提高居民的消费能力,促进我国超过10亿人口的二三四五线地区的大发展。
新三线建设实际上就是财富的再分配,可以有效的扩大全国总消费盘子。一个人有10亿人民币,他可能也只会买几辆汽车,几台手机,但如果是1000人拥有10亿人民币,人均100万,那这1000人会购买几百辆甚至上千辆汽车,以及上千部手机。
现有的转移支付模式当然有利于缩小贫富差距,但总体上是不如产业均衡分布好的,因为转移支付除了老人的养老金之外,并不是直接发钱给落后地区的中青年人口,而是政府通过基础设施建设,城市翻新改造,国企投资等形式进行转移,这些钱大量变成了资产而不是个人收入,而即使在个人收入这部分也会让基建产业等相关的人员优先受益。
我们去国内大量的三四五六线城市,会发现基础设施,公园,购物中心等等都修的不错,各种步行街,滨江路,广场,绿道,体育场等等都修的很漂亮,说明转移支付大量的变成了资产,极大的改善了当地的城市和交通面貌,但是当地老百姓的收入却和一二线城市有很大差距,核心还是因为产业才是真正的印钞机,是财富的源泉,是财富分配的最佳方式。
所以总的来说,高科技产业产生的1000亿财富先分给100个人,再通过转移支付的方式再分配给另外900个人,是不如把1000亿的财富分给1000个人均衡的,后者更能够普遍的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同时更能够刺激消费的增长,而实现后者的最佳方式还是产业的均衡分布。